资讯平台申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内容合规要求是什么?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18

想做互联网药品服务?先过这道“合规关”

这几年,随着线上问诊、医药电商的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健康”赛道。尤其是像资讯平台这类流量入口型产品,天然具备传播优势,不少都动了申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简称“药证”)的心思。

但问题来了:不是你有流量就能卖药、发药讯的。想合法合规地开展相关业务,得先搞清楚——到底哪些内容能发?哪些红线绝对不能碰?

什么内容能发?资质说了算

首先得明确一点:药证分两类——非经营性经营性。如果你只是发布药品信息、科普知识,不直接交易,申请非经营性即可;如果要在线售药,那必须拿下经营性资质,门槛更高,监管更严。

无论哪类,发布内容都有硬性要求。比如,所有药品信息必须真实、准确、科学,不能夸大疗效,不能含有“根治”“特效”“安全无副作用”这类违规词汇。哪怕是转载,也得确保来源权威,最好是国家药监局、正规医疗机构发布的。

另外,处方药信息只能在特定平台上展示,且不能直接链接购买,必须经过执业医师在线问诊、电子处方流转等闭环流程。这一点,很多平台容易踩坑。

禁区别碰:这些行为直接“出局”

有些企业图省事,把药品宣传写成广告风格,甚至用患者案例变相推荐,这是明令禁止的。根据《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平台不得发布含以下内容的信息:

  • 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
  • 使用国家机关、专家名义背书
  • 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
  • 虚假、误导性宣传

一旦被举报或抽查发现,轻则警告整改,重则吊销证书,还可能影响企业征信。

九蚂蚁提醒:合规不是成本,是护城河

在我们服务过的几十家医疗健康类客户中,凡是提前规划合规路径的,后续运营都更顺畅。别把办证当成应付检查的“走过场”,它其实是帮你梳理业务边界、建立内容审核机制的一次系统升级。

从内容栏目设置、信息审核流程,到技术人员备案、服务器安全等级,每一个环节都在倒逼企业走向规范化。而这,恰恰是赢得用户信任的第一步。

说白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更稳、更可信。资质到手,不代表高枕无忧;持续合规,才能走得长远。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