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算法备案监管:2025年省级部门是否会联合开展算法合规检查?

算法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04

算法监管风暴将至?2025年或将迎来省级联合审查

最近,不少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的朋友都在问同一个问题:2025年会不会有更大规模的算法合规检查? 特别是听说可能会由省级部门联合出手,这让不少公司开始坐不住了。作为长期关注企业合规与数字治理的九蚂蚁团队,我们觉得这事儿真得提前重视。

算法备案不是“走过场”,而是“硬门槛”

从2023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落地以来,算法备案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国家网信办已经明确要求,凡是涉及用户画像、内容推荐、排序干预等核心功能的算法,都必须完成备案。
但这只是第一步。很多企业以为“备了案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备案更像是“登记户口”,真正的考验在后续的持续合规运营。就像开车不仅要上牌,还得遵守交规,否则照样被罚。

省级联动,意味着监管进入“深水区”

过去两年,算法监管以中央层面推动为主。而到了2025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地方监管部门正在逐步接手和深化执行。我们注意到,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已经开始试点算法合规专项检查,部分省份甚至成立了跨部门的“数字治理联合工作组”。
这意味着什么?
一旦形成模式,2025年完全可能出现省级网信、市场监管、公安、工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局面。到那时,查的就不仅是有没有备案,还会深入到算法逻辑是否公平、是否存在大数据杀熟、有没有诱导沉迷等问题。

合规不能临时抱佛脚,得提前布局

我们服务过不少企业,有些直到收到检查通知才开始补材料,结果手忙脚乱、漏洞百出。真正聪明的做法,是把算法合规当成一项常态化管理工作。比如建立内部算法台账、做合规自评、定期更新风险评估报告。
九蚂蚁一直倡导“合规前置”理念——别等出事再改,要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把合规嵌进去。我们推出的算法合规支持服务,已经帮助多家客户顺利完成备案,并建立起可持续的合规机制。

别让算法成为企业的“定时炸弹”

算法本该是提升效率、优化体验的利器,但如果忽视监管要求,它也可能变成企业发展的隐患。2025年是否全面启动联合检查,目前虽无明文,但风向已经很清晰: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早准备,早安心。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升级。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0.232393s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