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互联网算法年检:省级审核对个性化推送类算法的年检材料有特殊要求吗?

算法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20

江苏算法年检背后的“隐形门槛”

最近不少做内容平台、电商推荐、短视频或者本地生活服务的朋友都在问:江苏的互联网算法备案年检,到底查不查个性化推送? 表面上看是个合规问题,但背后其实藏着不小的运营风险——尤其是那些依赖用户画像做精准推荐的企业。

个性化推送,正在被“重点关照”

根据江苏省网信办近年来发布的《算法备案与年检工作指引》,虽然没有单独设立“个性化推送类算法”的专项审查条目,但在实际审核中,这类算法恰恰是省级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为什么?因为个性化推送直接关联用户隐私、信息茧房和舆论导向,属于典型的“高敏感+高影响”场景。

这意味着,光提交基础的技术逻辑说明和备案材料远远不够。监管部门更想看到的是:你是怎么控制算法偏见的?有没有设置干预机制防止信息过载?用户能否便捷地关闭推荐功能?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你的年检能不能一次性通过。

年检材料里的“加分项”你准备了吗?

很多企业年年卡在补充材料环节,问题就出在——只讲“技术实现”,不讲“合规设计”。比如,同样是推荐算法,一份材料写“基于协同过滤模型提升点击率”,另一份写“设置了去偏机制、提供关闭入口、定期进行人工干预评估”,你觉得哪个更容易过?

九蚂蚁在服务多家本地科技企业的过程中发现,提前布局算法治理框架的企业,不仅年检顺利,还能借此优化产品体验。比如加入“推荐透明度提示”“冷启动内容多样性策略”等设计,既满足监管要求,也提升了用户信任感。

别等年检才开始准备

算法年检不是年底突击就能搞定的事。它更像是对企业算法治理体系的一次年度体检。如果你现在还没建立算法日志记录、没做内部合规评审流程,那真得抓紧了。

在江苏这片数字经济活跃的土地上,合规不该是发展的绊脚石,而应成为竞争力的一部分。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把算法治理变成产品优势。

需要梳理年检材料、优化算法说明文档,或者做个预审模拟?我们一直在帮企业把“技术语言”翻译成“监管听得懂的话”。毕竟,在这个越来越重视算法向善的时代,跑得快的前提是——方向对。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