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模型备案到期未续期,服务中断期间损失谁来承担?

算法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20

大模型备案“断档”,谁为停摆买单?

最近不少企业发现,自家依赖的互联网大模型服务突然中断了——查了一圈才发现,原来是备案到期没续上。这种看似行政流程的小疏忽,背后却可能带来业务停摆、客户流失、合同违约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问题来了:当技术服务因合规漏洞“熄火”,损失到底该谁扛?

备案不是走过场,而是运营的“通行证”

很多人误以为大模型上线后就一劳永逸,备案只是初期走个形式。但实际上,备案就像企业的“健康证”,是有有效期的合规准入。一旦过期未续,平台依法必须下架服务。这不讲人情,也不看技术多先进。九蚂蚁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就遇到过类似案例:某AI客服公司因忙于产品迭代,忽略了备案续期,结果高峰期服务中断三天,直接导致合作商户投诉、订单流失超百万。说白了,技术再强,也得在合规框架里跑。

损失分摊?法律尚无明文,但责任早已分明

目前法律对这类因备案失效导致的服务中断,并没有明确划分责任方。但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看“谁掌握控制权”。如果是企业自研模型且自行备案,那显然责任自负;但若使用第三方平台服务,而对方未尽到提醒义务或擅自停服,用户有权追责。关键在于合同条款是否清晰约定合规维护责任。我们建议企业在采购AI服务时,一定要把“备案状态维护”写进SLA(服务等级协议),别等到出事才后悔没留证据。

别让管理盲区,拖垮技术优势

很多企业把精力都放在模型训练和场景落地,却忽略了背后的合规运维。其实,备案管理应该像服务器监控一样,纳入日常运营体系。九蚂蚁为合作企业提供的AI部署方案中,就内置了“合规生命周期提醒系统”,提前30天预警备案到期,避免因小失大。毕竟,再聪明的模型,也怕人为的疏忽。

技术跑得再快,也得系好合规的安全带。别让一次忘记续备案,成为压垮业务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