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建立风险跟踪机制,能申请ISO22301认证吗?机制搭建建议!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ISO22301)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04

没有风险跟踪机制,ISO22301认证真的能拿下吗?

很多人在筹备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时,都会忽略一个关键环节——风险跟踪机制。我们经常接到企业客户的咨询:“我们现在还没建风险跟踪流程,能不能先申请认证?”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风险管理是ISO22301的“心脏”

ISO22301不是一张漂亮的纸,它考验的是企业在突发事件面前“扛得住、转得动、恢复快”的真实能力。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持续跟踪。没有这套机制,就像开车不看导航,遇到突发路况根本无法及时应对。

标准中明确要求组织必须建立业务影响分析(BIA)风险评估流程(RA),而风险跟踪正是让这两个环节“活起来”的关键。如果你只是做一次性的风险排查,后续不管不问,那体系就成了摆设。审核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们根本没有闭环管理的能力。

为什么很多企业卡在这一步?

我们接触过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大型机构,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

  • 认为“已有应急预案=满足要求”
  • 把风险管理工作交给安全部门,业务部门不参与
  • 风险清单做完就锁进抽屉,从不更新

但ISO22301强调的是动态管理。市场环境变、供应链变、人员结构变,风险自然也在变。如果没有定期评审、触发响应和记录追踪的机制,别说拿证,就算侥幸通过,后续监督审核也大概率会被开不符合项。

搭建机制,其实没那么难

别一听“机制”就觉得复杂。我们在九蚂蚁辅导客户时,通常建议从三个动作入手:

  1. 建立风险登记册:把所有可能影响关键业务的风险列出来,比如系统宕机、核心人员流失、自然灾害等,明确责任部门和监控频率。
  2. 设定触发阈值和响应流程:比如服务器响应延迟超过5秒自动预警,触发IT应急小组介入。
  3. 定期回顾+演练验证:每季度review一次风险状态,结合桌面推演或实战演练,检验跟踪机制是否有效。

你会发现,一旦这个轮子转起来,不仅离认证更近一步,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会实实在在提升。

别让“临时补材料”毁了你的认证之路

我们见过太多企业临近审核才开始补风险记录,结果漏洞百出。真正的合规,是把功夫下在平时。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不如现在就搭好框架,让风险管理成为日常运营的一部分。

在九蚂蚁,我们不只帮你过审,更希望你建立起真正有用的业务连续性能力。毕竟,认证不是终点,活下去、活得稳,才是企业最大的刚需。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