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算法备案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报告,哪个需优先办理?

算法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15

互联网合规路上,先过哪道关?

在如今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企业上线一个平台或应用,早已不是“开发完就上线”那么简单。尤其是涉及用户信息、算法推荐、内容分发的互联网产品,合规成了不可绕开的一环。最近不少客户都在问我们:“算法备案和等保测评,到底哪个该先做?”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其实藏着整个合规路径的逻辑顺序。

先搞清楚:它们到底管什么?

咱们先把这两个概念掰开揉碎了看。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保),是国家对网络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核心是“保系统、保数据”。无论你有没有算法,只要你的系统在线运行、存储用户数据,就得做等保。它像是建房子前的地基审查——没打好地基,楼盖得再漂亮也不安全。

互联网算法备案,是针对使用推荐、排序、检索等算法技术的企业,比如做内容推送、商品推荐、社交匹配的平台。它更关注“你怎么影响用户看到什么”,属于近年来新增的专项监管要求。可以理解为——你房子建好了,开始装修风格时,监管部门要看看你是不是用了容易误导用户的“滤镜”。

谁该优先?答案藏在“能不能上线”里

从实操角度看,等保测评必须优先完成。为什么?因为大多数算法备案提交材料时,明确要求提供系统的等保证明或测评报告。换句话说,没有等保,连算法备案的门槛都进不去

九蚂蚁服务过的几十家企业中,凡是卡在算法备案流程的,八成都是因为等保还没做完。更有甚者,系统都没定级,直接就想备案算法,结果被驳回三次还找不到原因。

别把顺序搞反,省时间就是省钱

我们建议客户的标准节奏是:

  1. 先做系统定级,启动等保测评;
  2. 同步准备算法自评估材料;
  3. 等保通过后,立刻提交算法备案。

这样既能并行推进,又不耽误主线进度。很多企业总觉得等保耗时长、花钱多,想往后拖,结果反而耽误了产品上线节点,得不偿失。

九蚂蚁提醒: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路线图

别再纠结“先做哪个”,而是要把这两项纳入产品上线的必经流程。就像开车上路,等保是驾照,算法备案是车辆年检——少哪一个,都会被拦下来。

在九蚂蚁,我们帮客户梳理合规路径,不只是为了过审,更是为了让业务走得稳、跑得远。毕竟,合规不是成本,而是信任的基石。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