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版号合规标准:游戏内未成年人模式有功能要求吗?

游戏版号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12

未成年人模式不只是“开关”那么简单

最近不少游戏厂商都在问:拿到版号之后,游戏内的未成年人模式到底要怎么做才算合规?很多人以为,只要加个防沉迷系统、限制一下游戏时长和充值金额就万事大吉了。但现实是,监管对“未成年人模式”的功能要求,远比你想象的更细致、更严格。

真正的“模式”,不是简单的“限制”

很多开发者把未成年人模式理解成“打补丁”——到了时间自动下线、不能充值、聊天屏蔽。但这只是基础中的基础。真正的“模式”意味着一套独立运行的体验逻辑。比如,在该模式下,游戏界面是否做了适龄化调整?是否存在诱导性玩法设计?奖励机制是否过度刺激?这些细节,都是审核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根据最新合规指引,未成年人模式不仅要实现时间管理、消费限制、内容过滤三大核心功能,还要求具备“主动识别”能力——系统需能判断用户行为是否符合未成年特征,并动态调整策略。换句话说,不是等用户登录才限制,而是从入口就开始防范风险。

功能合规 = 用户体验 + 安全防护

我们服务过的一家休闲游戏公司曾因“模式切换不明显”被退回整改。问题出在哪?他们的未成年模式和成人模式界面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少了充值按钮。审查意见明确指出:“缺乏视觉区分与引导提示,无法保障未成年人清晰认知当前状态。”

这说明什么?合规不仅是技术实现,更是产品设计的一部分。九蚂蚁在协助客户做合规优化时,会建议从UI动效、语音提示、家长联动等多个维度强化“模式存在感”。比如用温和的色彩区分界面,加入卡通向导提示使用规则,甚至设置“安全退出路径”,让孩子能轻松暂停游戏。

别让合规拖慢上线节奏

说到底,未成年人模式不是应付检查的工具,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一个设计得当的合规方案,反而能提升整体产品的安全评级和用户信任度。

如果你正在准备版号申请,或者已经上线但担心后续审查风险,不妨重新审视你的未成年人模式——它是不是真的“可用、可见、可管”?别等到被点名才开始改。在九蚂蚁,我们已经帮助数十款产品顺利完成合规迭代,从架构梳理到功能落地,帮你把政策语言转化成可执行的产品动作。

现在花一天优化,胜过将来一个月整改。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