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经营合同未明确单方解除权,商业特许经营备案能通过吗?

商业特许经营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10

特许经营备案,真的绕不开“单方解除权”吗?

在商业特许经营的世界里,合同是双方合作的“法律地基”。很多企业老板在准备备案材料时,都会被一个问题卡住:合同里没写清楚能不能单方面解除,这备案还能过吗?

答案是:不一定过不了,但风险和麻烦可就大了。

备案审查,不只是走个过场

很多人以为,商业特许经营备案就是“交材料、盖个章”。实际上,商务部对备案材料的审查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合同条款的合规性。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和《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特许经营合同必须包含合同解除条件、争议解决方式、双方权利义务等关键内容。

其中,“单方解除权”虽然不是明文强制写“必须有”,但如果合同中完全缺失解除机制,或者对加盟商明显不公平,比如“加盟商不能退,特许方随时能终止”,那这套合同在备案审查中很容易被认定为“权利义务失衡”,直接被打回。

单方解除权≠随意解约

这里很多人有个误解:写了“单方解除权”就是给特许方开了“绿灯”,想踢谁就踢谁。其实恰恰相反,合规的“单方解除权”是双向、有前提、有程序的。

比如,加盟商严重违约、长期不支付费用、损害品牌声誉,特许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在书面通知后30日内未整改,有权单方解除”;反过来,如果特许方未提供培训、支持或授权瑕疵,加盟商也应有相应的退出机制。

这种“有前提、有程序”的解除条款,才是备案机构想看到的——它体现的是风险可控、权责对等的合作逻辑。

九蚂蚁提醒:备案不是终点,合规才是起点

我们服务过上百家企业做特许经营备案,发现一个共性:很多老板只想着“赶紧备案、早点招商”,却忽略了合同本身的合规设计。结果材料反复修改,耽误时间不说,还可能因合同问题引发后续纠纷。

其实,备案的本质是“合规体检”。你提交的每一份合同,都在告诉监管部门:你的商业模式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

所以,别把备案当成“应付差事”。从合同条款到信息披露,每一步都得经得起推敲。尤其是像“单方解除权”这种看似小细节,实则影响全局的条款,更需要专业把关。

如果你正在筹备特许经营,或者备案卡在合同环节,不妨先停下来,让专业团队帮你梳理一遍风险点。毕竟,走得快不如走得稳。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