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单位从业证明的开具单位,需与申请互联网新闻许可证的单位一致吗?

互联网新闻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18

新闻单位从业证明,到底该谁开?

最近不少媒体朋友都在问一个问题: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时,从业人员的从业证明,是不是必须由申请主体自己来开?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其实牵扯到资质合规的关键逻辑。

咱们先说结论——是的,从业证明的开具单位,原则上必须与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主体保持一致。这不是随便定的规矩,而是监管部门为了确保“人、证、责”统一的重要要求。

为什么必须“对得上号”?

你想啊,如果A公司去申请新闻资质,结果提交的记者证明却是B公司开的,那监管怎么确认这些人真是A公司在用?会不会是“借人头”凑数?这种情况一旦放开口子,资质审核就容易变成形式主义。所以,主管部门明确要求:人员归属要清晰,劳动关系、社保、证明材料都得跟申请主体匹配

尤其在实际审查中,很多地方的网信办会重点核查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和从业证明三者的一致性。哪怕你内容生产能力再强,只要这一环出问题,很可能直接被打回重审,耽误时间不说,还影响整体申报进度。

别让“历史遗留问题”拖后腿

有些机构是老媒体转型做新媒体,过去记者可能挂靠在上级主管单位或集团名下。现在独立申请资质了,就得提前把人事关系理清楚。临时找老单位补证明?难!人家不一定配合,而且也不符合“现职”要求。

这时候,九蚂蚁建议客户尽早启动内部梳理:哪些人是核心采编?他们的合同签在哪?社保交在哪?证明能不能由当前申请主体出具?有问题早调整,别等到材料提交前一周才手忙脚乱。

小细节,大风险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点:证明内容本身也有讲究。不能只写“某某在我单位从事新闻工作”,还得明确岗位、入职时间、是否为专职采编人员等信息,最好加盖公章并附联系人方式,方便核验。

说到底,互联网新闻准入不是走过场,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机构的专业性和合规意识。你在准备材料时省下的每一分钟,未来都可能变成补材料、解释说明甚至被驳回的成本。

如果你正打算申请或续期新闻资质,不妨先从“一张证明”开始,把基础打扎实。毕竟,在合规这条路上,稳一点,才能跑得更远。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