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跟踪频率过低,会导致ISO22301认证审核不通过吗?最低频率标准!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ISO22301)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22

风险评估做太少,ISO22301审核真会“翻车”?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公司辛辛苦苦准备了几个月,文档齐全、流程规范,结果在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时,被审核老师一句话“卡住”了——“你们的风险评估和威胁跟踪频率太低了,无法证明持续受控。”
这下傻眼了吧?明明该做的都做了,怎么就差在这一步?

审核不通过,可能只是因为“更新太慢”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做过一次风险评估,填完表格、写好报告,就能一劳永逸。但ISO22301的核心逻辑是“动态管理”。它要求组织必须持续识别、评估并应对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内外部威胁,比如网络攻击、自然灾害、供应链中断等等。

如果你半年甚至一年才做一次风险跟踪,那在审核时,老师很可能会质疑:中间发生的重大变化你怎么响应?新的勒索病毒爆发了,你们系统还安全吗?员工大规模远程办公了,应急预案更新了吗?
答案往往是——没跟上。这就构成了不符合项,严重的话,直接影响认证通过。

最低频率有标准吗?其实看的是“合理性”

ISO22301标准本身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每季度/每月做一次”。但它明确要求:风险评估的周期应基于组织所处环境的变化频率、业务关键程度以及过往事件的发生情况来确定。

换句话说,频率没有统一标准,但必须“说得通”
比如:

  • 金融、医疗这类高敏感行业,建议至少每季度回顾一次;
  • 制造业或传统服务企业,每半年一次也行,但要有依据支撑;
  • 如果刚经历一次重大中断事件,无论周期到没到,都得立刻重新评估。

九蚂蚁在辅导上百家企业过审的过程中发现,那些顺利通过的客户,往往不是做得最频繁的,而是能清晰解释自己为何选择当前频率,并留下完整证据链的

别让“省事”变成“埋雷”

很多企业把风险跟踪当成应付差事,临时补记录、数据对不上、前后逻辑矛盾……这些在专业审核员眼里,都是“红灯信号”。真正的做法应该是把它融入日常运营——和应急演练结合、和IT安全巡检联动、和管理层会议同步汇报。

在九蚂蚁,我们帮客户搭建的不只是合规框架,更是一套可持续运行的风险响应机制。从周期设定到证据留存,每一步都经得起推敲,让你的ISO22301不止是一张证书,更是实实在在的抗风险能力。

别等到审核前才慌,风险管理,越早动起来,越稳。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