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维护频率未达标,能申请ISO22301认证吗?频率调整方法!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ISO22301)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01

体系维护频率未达标,还能拿ISO22301认证吗?

很多企业问我们:“我们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维护频率没做到标准要求,现在急着要过ISO22301,还有戏吗?”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常见,但答案不是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取决于你怎么补救和调整

ISO22301不是一场考试,考前突击就能过。它是一套持续运行的管理机制,核心是“准备—响应—恢复—改进”的闭环。如果你的体系长期没维护,演练缺失、文档陈旧、人员不熟悉,哪怕材料写得天花乱坠,审核时也一定会露馅。

维护频率不达标,问题出在哪?

常见的“维护掉链子”情况包括:

  • 业务影响分析(BIA)一年都没更新,关键业务变化了也没体现;
  • 应急演练半年一次都做不到,甚至干脆没做记录;
  • 管理评审会议形同虚设,领导签个字就完事。

这些都不是小瑕疵,而是体系“失活”的信号。审核员看的不是你有没有文件,而是体系是否真正运行。如果维护频率长期低于标准要求(比如标准建议每6个月演练一次,你一年才做一次),那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就存疑,整个体系的可信度自然打折。

调整策略:从“补作业”到“真运行”

别慌,现在开始调整还来得及。关键是用合理的逻辑解释过去,并建立可验证的改进动作

  1. 追溯补全+说明原因:把缺的演练补上,同时在管理评审中说明“因组织调整/资源调配等原因导致频率延迟”,并附上纠正措施计划。这叫“有错必纠,有据可查”。

  2. 重新设定合理频率:不是所有企业都必须半年演练一次。你可以基于BIA结果,对不同业务单元设定差异化维护周期。高风险业务重点管,低风险适当放宽,只要逻辑自洽、有数据支撑,审核员也能接受。

  3. 强化证据链:每一次会议、每一场演练、每一个改进项,都要留下痕迹。照片、签到表、报告、整改跟踪表……这些才是你“体系在运转”的铁证。

在九蚂蚁,我们帮不少企业走过这段路。核心经验就一条:别想着蒙混过关,要让体系真正为企业服务。当你把BCMS(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当成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工具,而不是应付审核的负担,你会发现,维护频率自然就跟上了。

所以,频率没达标≠认证无望,关键是你现在选择怎么面对。调整节奏,扎实执行,ISO22301依然可以稳稳拿下。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