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与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区别解析!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13

想做医药电商?先搞清这两个“通行证”!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想切入互联网医疗健康赛道,尤其是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线上销售,看起来前景广阔。但别急着上车——在你搭建平台、上线商品之前,有两个关键资质必须搞明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听起来差不多?其实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讲“说”,一个讲“卖”

简单来说,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是管“说话”的。只要你打算在网站、APP或公众号上发布药品相关的资讯、介绍、知识等内容,比如“高血压用药指南”“常见感冒药推荐”,哪怕不收钱、不卖货,只要涉及药品信息传播,就必须拿到这个证。它是国家药监局对信息合规性的基本要求,核心是防止误导、夸大宣传。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重点在“交易行为”。如果你的企业要通过自营平台或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比如血糖仪、口罩、血压计等),就必须完成这项备案。它更关注的是销售主体的合法性、产品资质、售后服务以及数据追溯能力。

资质不互替,缺一不可

很多客户误以为办了信息服务证就能卖器械,或者做了销售备案就不用管内容发布。错!两者适用场景不同,监管维度也不同。举个例子:你有一个健康类APP,既发用药科普(需要信息服务证),又卖医用护腰带(需要销售备案)——那这两样都得齐备,少一个都可能被下架甚至处罚。

九蚂蚁提醒:合规是入场券,不是选修课

我们服务过不少转型线上的药企和医疗器械公司,踩坑最多的,就是把资质当成“走个流程”。实际上,从材料准备、系统对接到后续监管应对,每一步都有门道。比如信息服务网站要有独立的药学技术人员审核内容,销售备案则需提供仓储物流合规证明。

在九蚂蚁,我们不只帮你跑流程,更从运营初期就植入合规思维,避免后期整改带来的成本翻倍。毕竟,在医疗领域,稳扎稳打,才能走得长远。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