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将非自有商标按自有商标申请,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会失败吗?

商业特许经营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07

商标误报,特许经营备案就“凉”了?

在商业特许经营的世界里,品牌是命脉,而商标则是品牌的“身份证”。不少企业在筹备加盟体系时,信心满满地提交备案材料,结果却卡在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上——把别人家的商标当成了自己的来申报。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在实操中并不少见,尤其是那些使用第三方授权品牌、区域代理运营的企业,稍不注意就会踩坑。

你以为的“自有”,可能根本不算数

很多企业主会说:“这个商标我一直在用,广告也打了好几年,怎么就不算我的?”问题就出在这儿。法律意义上的“自有商标”指的是你或你公司是商标权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有明确注册记录。如果你只是获得了使用权,哪怕签了长期授权协议,它依然不属于你。一旦在特许经营备案中将这类商标填写为“自有”,等于直接向商务部提交了不实信息。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八条,备案材料必须真实、完整、准确。若发现虚假申报,不仅备案会被驳回,还可能被列入异常名单,影响后续申请,甚至面临行政处罚。

备案失败只是开始,后续风险才更吓人

别以为备案被拒就完事了。如果已经开放招商、收取加盟费,再被查出商标权属问题,加盟商完全可以主张合同无效,要求退款赔偿。到时候,不仅是钱的事,品牌信誉也会一落千丈。我们见过太多案例:企业辛辛苦苦铺了两年市场,因为一个商标归属问题,整个加盟体系差点崩盘。

更关键的是,特许经营备案本身就是一个“信用背书”。备案通过,意味着你的经营模式、资质条件得到了官方认可。一旦因商标问题折戟,再想重建信任,成本可就高了。

正确做法:清晰界定,合规披露

其实,用非自有商标做特许经营并非不可行,关键是要“摆正位置”。你可以在备案材料中如实注明商标来源,提供有效的授权文件,并确保授权范围覆盖特许经营活动。九蚂蚁在协助客户搭建加盟体系时,第一件事就是梳理知识产权归属,帮企业厘清“能用什么、怎么用、如何报”。

专业的事,就得交给专业的人盯。一个备案失败的背后,往往暴露的是整个合规体系的漏洞。别等到被驳回才后悔,提前规划,才能让品牌走得稳、走得远。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