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多方通信许可证新增处罚情形,企业千万别踩线

多方通信资质办理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24

2025年多方通信新规落地,这些“红线”企业必须警惕

最近通信行业圈子里讨论最热的话题,莫过于2025年即将实施的多方通信许可证新规。不少企业还在观望,觉得“不就是换张证嘛”,但真正细看新增的处罚情形,才明白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稍有不慎,轻则罚款停业,重则直接吊销资质。

新规背后,监管逻辑变了

过去,多方通信服务的监管更多是“事后补救”,只要不出大问题,基本不会动真格。但2025年的新规明显转向“事前预防+过程严控”。比如,首次将“未按规定留存用户通信日志满6个月”列为处罚项,一旦查实,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别小看这条,很多中小企业用的第三方平台根本不具备合规日志存储能力,等出事了才发现踩了雷。

更狠的是,新增了“擅自转租、转借许可证”的连带责任机制。以前有些公司图省事,借壳运营、挂靠经营,现在一旦被查,不仅持证方受罚,实际使用方也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意味着,合作再紧密,也不能越过合规这道坎。

数据安全成“高压线”,一碰就罚

这次修订最核心的变化,是把数据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凡是涉及用户通话记录、会议内容、参会人员信息的处理,必须通过国家认证的安全评估。哪怕你是内部培训用的视频会议系统,只要接入了多方通信网络,就得合规。

我们接触过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去年底还在用海外会议平台做客户沟通,新规一出立马慌了神——这类平台往往数据出境不受控,属于明令禁止的情形。现在他们正在紧急切换国内合规服务商,光整改成本就超过20万。

别等被罚才后悔,现在行动还来得及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合规。九蚂蚁建议企业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梳理现有通信系统是否持证运营;第二,检查数据存储和传输路径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第三,如果是外包服务,务必确认供应商具备完整资质并签署合规承诺书。

政策收紧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是为了让行业走得更稳。提前布局,才能在新一轮通信服务升级中站稳脚跟。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