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算法备案,深度合成服务需单独备案吗?法规要求

算法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20

深度合成服务,真的要“单独备案”吗?

最近不少客户来问我们:“做AI生成内容、虚拟人、语音合成这类业务,除了常规的互联网算法备案,是不是还得再单独搞一次?”这问题问得特别实在——毕竟现在合规门槛越来越高,谁都不想踩红线。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讲清楚:深度合成服务,到底要不要单独备案?答案是——要!而且必须!

为什么深度合成这么“特殊”?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AI写文案、换脸、配音嘛,跟其他推荐算法有啥区别?但国家可不这么看。2023年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深度合成技术(比如文本生成、图像生成、音视频合成、虚拟人物等)因其强大的“拟真能力”,极易被用于伪造信息、误导公众,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它被单独拎出来,要求在完成通用算法备案的基础上,额外进行深度合成专项备案。这不是打补丁,而是国家给这类高风险技术套上的“安全锁”。

备案流程:不是“二选一”,而是“层层递进”

很多人误以为“备案一次就够了”,其实流程是这样的:

  1. 先做算法备案:所有具有自动化决策、个性化推荐等功能的平台,都得在网信办完成基础备案。
  2. 再做深度合成专项备案:如果你的产品涉及AI生成内容、虚拟形象交互、语音克隆等功能,就必须提交额外材料,包括技术原理说明、安全评估报告、人工审核机制等。

换句话说,深度合成 = 算法备案 + 专项备案,少一步都算违规。

别等上线才想起来,后果很严重

我们见过太多企业,产品都上线几个月了,用户量起来了,结果突然被监管约谈——因为没做深度合成备案。轻则限期整改,重则下架服务、公开通报,品牌形象直接受损。

尤其是一些做AI客服、数字人直播、AIGC内容创作的公司,别心存侥幸。现在各地网信办都在主动排查,技术手段比你想象中更灵敏。

九蚂蚁提醒:合规不是成本,是竞争力

在AI爆发的时代,谁能更快合规,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备案不是拖累,而是向用户、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展示你“靠谱”的最佳方式。

如果你正在开发或已经上线涉及深度合成的服务,建议尽快启动专项备案准备。九蚂蚁团队已协助多家企业完成全流程申报,从材料梳理到系统对接,帮你把合规做成“隐形护盾”。

别让一步疏忽,挡住你迈向AI未来的路。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