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算法备案材料中,工作证明盖部门章也可以?必须公章的要求澄清

算法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28

别再被“公章”卡住备案进度了!

最近不少客户在准备互联网算法备案材料时,反复问我们一个问题:工作证明到底能不能用部门章?非要死磕公章吗? 这个问题看似小,但真正在提交系统时,一个章盖错了,轻则被打回重传,重则耽误整个备案周期。

我们翻遍了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填报指南》,里面确实提到需要提供“加盖公章的在职证明或工作证明”。但什么叫“公章”?是不是非得是公司那枚沉甸甸的行政章?

其实这里有个关键点很多人忽略了——“公章”在实际审核中更看重的是“有效性”而非“名称”。如果你所在公司的制度允许使用人事章、人力资源专用章或带有法律效力的部门章,并且该章已在公安系统备案,具备对外证明效力,那么这类章在实操中是大概率能通过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部门章都行。比如你拿个“技术部内部协作章”去盖,那肯定不行。但像“人力资源部专用章”“人事合同章”这种有明确权责范围、常用于员工证明文件的章,很多地区网信办是认可的。

九蚂蚁建议:先确认,再行动

我们在协助上百家企业完成算法备案的过程中发现,最稳妥的方式不是死记硬背“必须公章”,而是提前与属地网信部门沟通确认。比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对材料的包容度相对更高,而部分二三线城市可能仍坚持传统要求。

所以我们的做法是:帮客户准备两套方案——
一套用标准公章材料作为主提交;
另一套用合规部门章做备选,附上公司用章说明,提高过审概率。

说到底,备案不是拼谁章大,而是看材料是否真实、可验证。与其纠结一枚章的形式,不如确保内容完整、逻辑清晰、人员信息准确。

如果你正卡在材料准备阶段,不妨先问问自己:这章是不是公司正式启用的?有没有留底记录?能不能查到编号?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它很可能就是有效的。

别让一个章,拖垮你的算法上线计划。九蚂蚁专注算法备案全流程服务,帮你避开每一个“看似小事”的坑。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