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处罚条例,委托开发软件侵权的双方追责!

软件著作权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26

委托开发软件出问题,著作权到底归谁?别再稀里糊涂踩雷!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委托第三方开发定制软件。表面上看是省时省力,但一旦项目落地后出现版权纠纷,轻则项目停摆,重则面临行政处罚和法律追责——这事儿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软件著作权≠付款就拥有,很多人第一关就错了

很多甲方以为:“我出钱,软件就是我的。”错!根据《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处罚条例》,软件著作权默认归属于实际开发者,除非合同中明确约定权利归属。也就是说,哪怕你全额出资,如果没在协议里写清楚“著作权归委托方所有”,那代码的“身份证”还是挂在开发公司名下的。

这就埋下了大雷:后续你想二次开发、转让、上架应用市场?不好意思,可能得先过原开发者那一关。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个开发方同时把同一套代码卖给别人,或者擅自商用,你反而可能被牵连进侵权诉讼。

双方都可能被罚?没错,监管越来越严了

很多人不知道,《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处罚条例》不仅管“盗版”,也管“权属不清”。一旦发生纠纷,监管部门可以依据条例对双方进行追责:

  • 开发方若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代码或重复出售源码,属于直接侵权;
  • 委托方若明知软件存在权属瑕疵仍上线运营,也可能被视为共同侵权主体。

我们见过太多案例:企业花几十万做的系统刚上线,就被竞争对手一纸诉状告到下架。不仅损失开发费用,还面临 reputational damage(声誉损害)和潜在罚款。

如何从源头规避风险?九蚂蚁这么做

在九蚂蚁,我们服务过上百家企业级软件定制项目,核心原则就一条:合同+确权+交付闭环
我们在项目启动前就会协助客户签署包含著作权转让条款的技术开发合同,并在交付时同步提供《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文件》,确保客户真正掌握知识产权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对代码做原创性审查,杜绝“拼凑开发”带来的隐性风险。毕竟,我们交付的不只是一个系统,更是可持续运营的数字资产。

别等到被投诉才想起查合同。软件开发之前,先把权属问题谈明白,才是对企业最大的负责。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