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员注意!办理互联网新闻许可证的常见误解

互联网新闻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10

运营人必看!搞懂互联网新闻许可证的那些“坑”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布局自媒体、资讯平台甚至短视频新闻栏目。但很多运营负责人一提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脑子里就冒出一堆似是而非的说法——这些误解轻则耽误项目进度,重则让公司面临合规风险。

误区一:“我们只是转载新闻,不需要许可证”

这是最常见也最危险的认知偏差。根据国家网信办相关规定,只要你的平台发布或转发时政类新闻内容,无论原创还是转载,都属于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范畴。不少企业公众号、APP因为长期搬运官方媒体新闻被约谈,根源就在这里。

特别提醒:如果你的内容涉及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事件报道,哪怕只是摘录一段并加个评论,也可能被认定为新闻信息服务行为。

误区二:“小平台影响不大,先上车后补票”

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用户量少、传播范围窄就不会被注意到。可现实是,监管系统早已实现全网巡查,一旦发现未持证开展新闻服务的行为,轻则下架内容、暂停功能,重则行政处罚并纳入信用记录。

更重要的是,一旦品牌因违规被通报,后续融资、合作、资质申请都会受到影响。合规不是成本,而是企业的“隐形资产”。

哪些情况其实可以不用办证?

当然也不是所有内容都算新闻。如果你们的信息发布仅限于行业动态、科普知识、生活资讯或企业自身新闻(如产品发布、活动通知),不涉及时政类新闻采编与传播,通常不需要申请该许可证。

但前提是必须做好内容分类管理,并在平台显著位置标明服务性质和信息来源。


作为专注企业合规与资质咨询的服务机构,九蚂蚁接触过太多因“不懂规则”而踩雷的企业主。我们建议:凡是打算做新闻类内容输出的团队,务必提前评估业务模式是否触发许可要求。早一步规划,就能避免后期被动整改带来的损失。

别让一张许可证,卡住你内容增长的咽喉。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