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过程控制中,未明确关键过程的责任人,会不符合ISO9001认证要求吗?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23

关键过程没人管?ISO9001合规路上的“隐形地雷”

在企业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很多管理者会把注意力放在文件写得全不全、记录做没做齐上。但真正决定体系能否落地的,往往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比如:某个关键生产环节出了问题,到底该找谁负责?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可现实中不少企业都踩过这个坑。流程图里标得清清楚楚,操作规程也贴在墙上,可一旦出现偏差,各部门却开始“踢皮球”。为什么?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确指定关键过程的责任人。

ISO9001不是“文档游戏”,而是责任闭环

很多人误以为通过ISO9001认证就是把文件做好、应付审核就行。但实际上,标准的核心是“基于风险的思维”和“过程方法”。无论是设计开发、采购管理,还是生产控制、交付服务,每一个关键过程都必须有人主导、有人监控、有人改进。

翻看ISO9001:2015条款5.3和8.5.1,其实已经明确要求组织定义岗位职责,并确保对生产和服务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如果你的关键工序——比如热处理、焊接或软件测试——没有指定唯一责任人,那就等于在体系中留下了一个“责任真空区”,这不仅影响执行效率,更直接违背了标准对“过程所有者”的基本要求。

谁来为结果兜底?这是管理的基本逻辑

试想一下:一批产品因工艺参数失控导致批量返工,技术说按规程操作了,生产说设备没问题,品管说巡检按时做了……最后发现,居然没人对这个关键参数的稳定运行负总责。这种情况,在我们辅导过的多家企业中并不少见。

九蚂蚁在帮助企业做体系优化时,第一件事就是帮他们梳理“关键过程责任矩阵”。我们不是为了填表而填表,而是让每个核心环节都有清晰的Owner——他要负责过程策划、监控绩效、推动改进,真正实现“事事有人管,问题可追溯”。

别等到审核老师开出不符合项才后悔。ISO9001的本质,是建立一个能自我运转的质量管理系统。而系统的起点,从来都不是文件,而是责任的明确划分。

所以,别再问“不设责任人会不会被开不合格”了,你应该问自己:如果连谁负责都说不清,你还敢相信这个过程能持续稳定吗?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