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办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发布药品用户评价算违规吗?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19

不办证也能发药评?小心踩了监管红线!

现在不少做健康类内容的自媒体、社群运营者都在问:我们只是让用户分享用药体验,又没卖药,为什么还要去办“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我又不销售,只是记录真实反馈,怎么就违规了?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根据国家《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只要在互联网上发布与药品相关的信息内容,并面向公众开放浏览,无论是否盈利、是否涉及交易,都属于“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范畴。而这类服务,必须依法取得资格证书,否则就是无证经营。

用户评价≠个人闲聊,传播即代表责任

很多人觉得,“我朋友吃了这个药觉得有效,我发个帖子记录一下”,这不就是普通分享吗?可一旦你把这个内容发布到公众号、小红书、抖音或自有网站上,就意味着信息进入了公共传播领域。这时候,你的平台实际上已经承担了“信息传播主体”的角色。

更关键的是,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一字一句都可能影响用户的用药决策。一条未经审核的“好评”,可能会误导患者延误治疗,甚至引发安全风险。监管部门之所以设置准入门槛,就是为了确保信息的专业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九蚂蚁提醒:合规不是负担,而是保护

我们接触过不少企业,一开始都觉得办证流程麻烦、成本高,不如先“悄悄做”。但等到被举报或收到整改通知时,不仅内容全被下架,还面临行政处罚,得不偿失。

其实,办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系统的合规梳理。从内容审核机制到人员资质配备,九蚂蚁协助众多客户完成资质申请,发现真正合规的平台反而更容易获得用户信任,也更利于长期运营。

别让一时的侥幸,毁掉辛苦积累的品牌口碑。如果你正在做医药健康类内容传播,不妨早点把资质问题提上日程——合规不是限制,而是为你的业务撑起一把保护伞。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