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合规标准:新增哪些内容?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8-22

2025年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新规,这些新增内容你必须知道!

最近不少客户都在问我们:“2025年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是不是又要变?”
答案是:确实有新动作!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监管也在不断升级。这次的合规标准调整,不只是“打补丁”,而是系统性地强化了信息真实性、服务安全性和用户权益保障。今天我们就来划重点,看看哪些新增内容将直接影响你的业务运营。

信息审核机制更严,主体责任明确到人

过去,很多平台把内容发布当成“自动化流程”,只要不碰红线就行。但从2025年开始,所有药品信息必须建立三级审核机制:初审、复审、终审,且每一步都要实名留痕。更重要的是,平台需指定一名“合规负责人”,对发布内容承担直接责任。这意味着,不能再靠“技术中立”来规避风险,谁发布、谁负责,板子会直接打到具体人身上。

新增“动态风险提示”功能要求

这是本次更新中最值得关注的技术性要求。平台在展示药品信息时,必须根据用户浏览行为自动弹出风险提示。比如,用户频繁查看某种处方药,系统就要主动提示“请勿自行用药,建议咨询医生”。这项功能不仅考验技术能力,更要求平台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图谱支持。很多中小企业目前还没有这类能力,后续可能会面临整改压力。

用户交互内容纳入监管范围

以前,评论区、问答区属于“灰色地带”。但从2025年起,用户生成内容(UGC)也被纳入监管范畴。如果你的平台允许用户讨论药品疗效、副作用或推荐用药,就必须配备AI+人工的双轨监控系统,确保不出现误导性言论。否则,轻则警告,重则吊销资质。别小看这一条,很多平台就是因为“用户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被一票否决。


在九蚂蚁,我们已经为多家医药企业完成了合规预检和系统升级方案。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早一步合规,就少一步风险。尤其是新增的这些硬性要求,不是“建议做”,而是“必须做”。现在布局,才能在政策落地前稳住阵脚。如果你还在用老思路做互联网药品服务,那真的该重新审视了。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0.187330s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