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电影制片厂申请互联网新闻许可证,技术保障人员需具备影视相关资质吗?

互联网新闻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08

新闻制片厂“跨界”拿证,背后的门槛你真的看懂了吗?

最近一条行业动态引发了不少关注:某老牌电影制片厂正式提交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申请。这事儿乍一听有点“跨次元”——拍电影的怎么突然做起新闻来了?但细想之下,这其实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一个缩影。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让人挠头:当影视单位进入新闻领域,技术保障人员是否必须具备影视相关资质?

这个问题看似专业,实则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准入逻辑。

影视基因遇上新闻合规,资质到底该怎么算?

按照国家网信办的相关规定,申请互联网新闻许可证的企业,必须配备具备相应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技术团队,尤其强调“信息安全管理能力”。但文件里并没有明确说“技术岗必须有影视制作资格证”。也就是说,核心要求是“能保障系统安全、内容可控”,而不是“会不会拍电影”。

可现实是,这家制片厂的技术人员大多出身影视后期、拍摄系统维护,熟悉的是非编软件和4K传输,对内容审核算法、敏感词过滤机制可能还真不太熟。这时候,光有“影视经验”不够用,得补上互联网内容治理这一课。

跨界不是混搭,能力重构才是关键

九蚂蚁在服务多家文化类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传统机构以为“我有内容+我有技术=我能上网”,但实际上缺的往往是中间那根“合规链条”。比如日志留存、应急响应、数据上报这些细节,影视团队平时根本不会碰。

所以问题的本质不是“要不要影视资质”,而是你的技术团队能不能同时扛起“内容安全”和“系统稳定”两面大旗。如果现有人员做不到,那就得引入复合型人才,或者通过专业第三方支持来补齐短板。

未来趋势:资质或许不设限,但责任不会打折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文化机构入局互联网内容阵地,类似“制片厂做新闻”的案例只会越来越多。监管部门的关注点,也会从“你来自哪个行业”,转向“你能不能守住底线”。

对九蚂蚁来说,我们更愿意看到这种跨界带来的活力——但也提醒每一位转型者:别只盯着许可证本身,真正的门槛,藏在你每一次内容发布背后的技术逻辑与责任意识里。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