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证明上的人员与申请材料中的技术人员不匹配,会被驳回吗?

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8-22

社保证明和人员对不上?小心资质申请“踩雷”!

最近不少企业朋友来咨询我们九蚂蚁,说在申报资质或项目的时候,材料明明准备得很齐全,结果却被驳回,原因竟然是“社保证明上的人员和申请材料里的技术人员对不上”。听起来有点冤,但这个问题其实真不少见,而且一旦出现,基本就是“一票否决”。

为什么人员信息匹配这么重要?

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申报,还是建筑资质、科技项目补贴,主管部门在审核时,都会重点关注“人”这个核心要素。你申报的技术团队,是不是公司真正“在编在岗”的员工?有没有真实劳动关系?这些都得靠社保证明来“验明正身”。

社保记录是官方认可的最直接证据。如果你材料里写的张工是高级工程师,但社保系统里查不到他,或者他上个月才入职,而你却把他列为近三年的核心研发人员,那审核人员自然会怀疑:这人是不是“挂靠”的?团队实力是不是注水了?

常见的“不匹配”情况有哪些?

我们帮客户梳理过不少案例,典型的“翻车”场景包括:

  • 人员重复使用:同一个人同时出现在多家公司的申报材料里,社保却只在一家缴纳;
  • 时间对不上:申报材料写某技术人员参与了2022年的研发项目,但社保是从2023年才开始缴纳;
  • 岗位不符:社保显示是行政岗,材料里却说是核心技术骨干;
  • 代缴社保:通过第三方代缴社保,但劳动关系不在申报主体,这种情况多数不被认可。

这些细节一旦被查出,轻则补正,重则直接驳回,甚至影响企业后续申报的信用记录。

九蚂蚁提醒:提前规划,别临时抱佛脚

很多企业都是到了申报截止前一周才开始准备材料,结果发现人员社保断缴、岗位调整、离职空缺等问题,临时换人根本来不及。我们建议,至少提前3-6个月梳理技术团队结构,确保核心人员社保连续、岗位匹配、职责清晰。

在九蚂蚁,我们服务过上百家企业完成各类资质申报,深知“细节定成败”。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社保匹配问题,可能就让你错失百万补贴或关键资质。别等到被驳回才后悔——合规,才是最快的捷径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