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办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节展上作品能参展吗?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25

没证也能参展?节展上的作品到底能不能“露脸”?

节展不是“避风港”,合规才是通行证

很多人以为,参加电影节、影视展这类活动,只要作品够好,有没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无所谓。毕竟,现场不涉及发行、不涉及播出,只是“展示一下”。但事实真这么简单吗?

其实不然。虽然节展本身属于文化推广性质的活动,短期内不会直接触碰“制作发行”的监管红线,但一旦你的作品出现在官方参展名单里,本质上已经进入了“公开传播”范畴。而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规定,凡是从事影视内容制作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原则上都应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哪怕你只是去“展一展”。

这就像开餐馆,哪怕你只办一场试吃会,也得先有食品经营许可。否则,万一被同行举报、被监管部门抽查,轻则撤展,重则影响公司信誉,甚至被列入行业黑名单。

作品能放,风险却在身后跟着

坦白讲,确实有不少团队在没取证的情况下成功参展了。但这更多是“侥幸过关”,而非“合法合规”。尤其是一些大型节展,主办方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已经开始要求参展方提供资质证明。九蚂蚁服务过的客户中,就有团队因临时被要求补交许可证而错失国际展映机会,非常可惜。

更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你的作品在节展上获得关注,后续有平台想买版权、有投资方想合作,对方第一件事就是查你的资质。没有许可证,等于告诉别人:“我们连基本门槛都没过。”信任感瞬间崩塌。

与其赌运气,不如提前布局

在九蚂蚁看来,办证从来不是“有项目才需要”的应急动作,而是企业合规运营的标配。许可证办理周期通常在30-45个工作日,材料准备充分的话,流程并不复杂。提前把证拿到手,不仅能让作品顺利参展,还能为后续融资、合作、上线平台铺平道路。

别让一张证,卡住你从“小众创作”走向“专业出品”的最后一公里。作品是你的底气,合规是你的护甲。两者兼备,才能在节展的聚光灯下,真正站稳脚跟。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