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合规区别?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25

安全合规的“双轨制”:等保与个保法到底差在哪?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企业越来越重视数据安全和合规建设。但很多人搞不清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简称“等保”)《个人信息保护法》(简称“个保法”) 到底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做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就不用管了?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

一个是“系统防护”,一个是“人本保护”

简单来说,等保更像是一套“基础设施安全标准”,它关注的是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比如你的服务器有没有防火墙、日志是否留存6个月以上、系统是否存在高危漏洞……这些都是等保要查的硬指标。它的核心逻辑是:“你这个系统值不值得信任”。

个保法则聚焦于“人的权利”。它关心的是你在收集、使用、存储用户信息时,有没有征得同意?有没有超范围采集?能不能被用户随时撤回授权?它的出发点是保护个体隐私,防止“我的脸被拿去训练AI我却不知道”。

所以你看,一个管“系统”,一个管“行为”,虽然有交集,但本质不同。

合规动作不能互相替代

很多企业以为,做了等保二级或三级备案,就等于符合了个保法要求——这是个误区!
举个例子:你通过了等保三级测评,说明技术层面防御能力达标;但如果你们APP在后台偷偷读取用户通讯录,没有明确告知也没有获取授权,那依然违反个保法,照样会被罚。

反过来也一样。就算你把用户协议写得再合规,每次操作都弹窗确认,但数据库裸奔、没加密、随便就能拖库,那等保过不了,监管一样找上门。

九蚂蚁建议:两手抓,才稳当

作为长期服务企业合规落地的技术伙伴,我们在实际项目中发现:真正安全的企业,都是“技术+制度”双轮驱动。

  • 做等保,要从定级、备案、建设整改到测评全流程闭环;
  • 落实个保法,则需要建立个人信息处理台账、设计合规授权流程、制定数据删除机制……

两者并行不悖,甚至可以相互借力。比如在等保要求的日志审计基础上,叠加个保法所需的“用户授权记录留痕”,既能满足安全监管,又能应对隐私检查。

说到底,合规不是应付检查,而是构建信任。在这个数据即资产的时代,谁能把安全和隐私都做到位,谁才能赢得客户长久信赖。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