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申请:样片含地方方言,需配字幕才符合审核要求吗?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13

地方方言节目能过审吗?关键看这一点!

最近不少客户来问我们:“我们做的节目用的是地方方言,比如粤语、闽南语或者川渝话,这种内容在申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时候,会不会被卡?”这问题问得很实在,也特别典型。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方言节目到底能不能上?需不需要配字幕?

审核标准到底怎么说?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相关规定,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必须符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言规范、健康向上”的要求。这里重点提到了“语言规范”。那是不是说,只要不是普通话,就不合规呢?其实不然。

官方并没有明文禁止使用方言,反而在一些地方文化类、民俗纪实类节目中,方言的使用还被鼓励,因为它承载着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但有一个硬性要求:如果使用方言,必须配备规范汉字字幕。这是为了确保全国范围内的观众都能理解节目内容,也是审核时的重点检查项之一。

为什么字幕这么重要?

你可能会想:“本地人听得懂不就行了?”但别忘了,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覆盖面广,审查机构要考虑的是“普适性”。哪怕你的节目只在地方台播出,也需要通过省级广电部门的审核,而审核人员未必熟悉你的方言。

没有字幕,等于信息传递不完整,容易被判定为“表达不清”或“影响传播效果”,轻则退回修改,重则直接影响许可证的审批进度。我们之前就有客户因为样片没加字幕,反复补材料,耽误了将近一个月。

哪些节目更适合用方言?

当然,也不是所有节目都适合上方言。一般来说,以下几类更容易获批:

  • 民俗纪录片(如非遗传承、地方戏曲)
  • 地域文化访谈
  • 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喜剧或情景剧

但如果你做的是新闻资讯、教育类或面向全国发行的内容,建议还是以普通话为主,避免节外生枝。

九蚂蚁提醒:样片细节决定成败

在提交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申请时,样片不只是“展示风格”,更是审核依据。我们建议所有客户:凡含方言,必配字幕,而且字幕要准确、无错别字、与画面同步。

别小看这一行字,它可能是你顺利拿证的关键一步。在准备材料阶段,提前规划好字幕制作,不仅能提升节目质感,也能让审核流程更顺畅。

如果你正在筹备样片,不确定内容是否符合规范,欢迎随时找我们九蚂蚁专业团队帮你预审把关——省时间、少踩坑,才是高效拿证的正确姿势。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