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企业办理多方通信许可证被驳回的原因?多半是这3个合规问题

多方通信资质办理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15

金融科技企业拿不下多方通信许可?这3个坑你可能已经踩了

最近不少客户来找我们咨询:为什么我们明明资质齐全,申请多方通信许可证却总被驳回?作为深耕企业合规服务多年的九蚂蚁团队,我们梳理了近期审批案例,发现绝大多数被拒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栽在这三个合规问题上

材料看似完整,实则“差之毫厘”

很多企业觉得,只要把营业执照、法人身份、技术方案这些基础材料交上去就万事大吉。但现实是,审批部门对金融科技类企业的材料要求更严——尤其是涉及数据传输、用户隐私保护的部分。

比如,你的技术架构说明里如果只是简单写“采用加密传输”,那基本过不了关。现在审核要求你明确写出加密算法类型(如TLS 1.3)、密钥管理机制、数据存储位置等细节。模糊表述=不合规,这是被驳回的第一大雷区。

主营业务与通信行为的关联性没讲清楚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金融企业申请多方通信许可,通常是为了做电话催收、远程面签、客服系统对接等业务。但如果你在申请材料中没清晰说明“通信服务如何支撑主营业务”,审批方会怀疑你有超范围经营的嫌疑。

举个例子:一家做消费贷的公司,如果不解释“多方通话用于借款人身份核验和合同签署确认”,而只说“用于内部沟通”,那很容易被认定为缺乏必要性,直接打回。

安全评估报告成了“走过场”

根据规定,申请企业需提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等保2级及以上)和通信系统安全评估报告。但我们看到太多企业为了省事,找个小机构随便出个报告应付了事。

现在监管部门已经开始穿透式审查,特别是对涉及资金流、个人信息批量处理的金融企业,安全报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出具,并涵盖风险处置预案、应急响应机制等内容。否则,一票否决。


在九蚂蚁,我们服务过数十家 fintech 企业成功拿下牌照,核心就是帮他们把“合规逻辑”讲清楚——不只是填表,而是构建一套经得起推敲的业务闭环。如果你也在申请路上屡屡碰壁,不妨重新审视这三个关键点,别让低级失误拖了后腿。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