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能申请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许可证吗?准入条件有明确限制吗?

国内数据传送许可证办理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09

外资企业想拿国内数据传送牌照?这些门槛你得先摸清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瞄准中国市场,希望切入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其中,“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作为支撑企业级服务、云连接和跨区域网络部署的核心资质,成了不少外企关注的焦点。但问题来了——外资企业能申请这个许可证吗?政策到底卡不卡?

政策红线:外资比例是关键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现行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及相关准入规定,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属于B类基础电信业务,而这类业务对外资持股比例有明确限制。

简单说:可以参与,但不能控股。目前政策允许外资通过合资形式进入,但中方投资者必须占股50%以上。这意味着,纯外资独资公司无法直接申请,必须找国内有资质的企业“牵手合作”。

这道门槛不是摆设,而是出于国家安全和网络主权的考量。毕竟,数据传送涉及底层网络架构,监管层对控制权非常敏感。

申请条件不止股权一条

除了股权结构,实际申请过程中还有几项硬指标:

  • 注册资本要求:通常需实缴数千万人民币以上,具体视申请覆盖范围(全国/省内)而定;
  • 技术方案合规:需提供完整的组网设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及应急预案;
  • 人员配置:要有足够数量的通信专业技术人员,且具备相关从业经验;
  • 信用记录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历史,企业征信过关。

这些条件看似常规,但对外资来说,本地化团队搭建和技术方案适配往往是最大挑战。

合资模式怎么走更稳?

很多外资企业会问:“我能不能找个‘壳公司’挂名?”答案很明确——不行。监管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对“假合资、真操控”的审查力度,一旦发现实际控制权外移,轻则驳回申请,重则列入黑名单。

更稳妥的做法是,选择真正有资源、懂运营的本土合作伙伴,共同成立项目公司,从股权结构到治理机制都做到合规透明。同时,提前做好工信部的预沟通,了解地方通管局的具体执行口径,避免踩坑。

九蚂蚁提醒:资质布局要趁早

我们在服务多家跨国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客户等到业务落地才想起办证,结果被审批周期拖住节奏。其实,从筹备合资企业到材料申报、现场核查,整个流程往往需要6-12个月。

如果你正计划在中国开展数据专线、MPLS、SD-WAN等服务,建议尽早启动资质规划。我们可协助评估准入可行性、设计合资架构、准备申报材料,帮你把“能不能做”变成“怎么做成”。

这条路不容易,但只要路径对了,外资一样能在合规前提下分一杯羹。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