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股东有犯罪记录,非电信领域,CDN许可证申请能过吗?

CDN许可证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27

股东有案底,CDN牌照还能拿吗?

在互联网资质申请这条路上,很多企业都会遇到一些“隐性门槛”——比如股东背景问题。最近有不少客户来问我们:如果公司有个自然人股东有过犯罪记录,但不是电信类的案子,那申请CDN许可证还能过吗?

这个问题其实挺典型的,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讲清楚。

一、CDN许可证审核到底看什么?

先说重点:CDN(内容分发网络)业务属于增值电信业务的一种,归工信部和各省通信管理局管。审批时,主要看几个核心要素:公司实缴资本、技术人员配置、场地设施、以及——公司及主要人员的合规性

这里的“主要人员”,不仅包括法人、高管,也涵盖持股比例较高的自然人股东。虽然政策文件里没有明文写“股东有犯罪记录直接否决”,但在实际审查中,信用记录和背景清白度是隐形红线

二、非电信类犯罪,影响有多大?

很多人会强调:“他犯的事跟通信没关系啊,十几年前的案子了,早改过自新了。”这话听着有道理,但审批机关考虑的是风险控制。

举个例子:如果股东曾涉及经济诈骗、非法集资这类案件,哪怕已经服刑完毕,也会让监管部门怀疑企业的“诚信基因”。毕竟CDN涉及大量数据传输和网络资源调度,谁都不希望背后藏着个“定时雷”。

而像交通肇事、轻微伤害等与经营无关的过失犯罪,部分省份可能相对宽容,尤其是当事人已执行完毕且多年无不良记录的情况下,存在沟通空间。

三、不同地区审查尺度差异大

这事儿最头疼的一点就是——各地通管局尺度不统一。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审得严,材料要得细;有些二三线城市则更侧重企业运营能力,对历史问题采取“形式审查”。

所以同样的股东情况,在A省能过,在B省可能直接被退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帮客户做CDN申报前,一定要先做地域策略评估+股东背景预审

四、怎么办?绕不开就得提前规划

如果你的公司确实存在这类情况,别硬冲。建议走这几步:

  1. 查清案由性质:明确是什么罪名、判决时间、是否完成执行;
  2. 调整股权结构:通过股权转让或引入新股东稀释影响力,让问题股东不再列为“主要出资人”;
  3. 选择合适注册地:结合当地审批偏好,择机申报;
  4. 准备补充说明材料:如悔过书、社区表现证明等,增加可信度。

在九蚂蚁,我们每年处理上百件资质案例,深知“人”的因素在审批中的权重。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股东背景,可能就成了压垮申请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与其等到被拒再补救,不如一开始就做好合规布局。专业的事,交给懂规则的人来推,才能少走弯路。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