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ISO22301认证,演练报告易因不规范失效?审核问题!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ISO22301)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15

演练报告总被挑刺?问题可能出在“根子”上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公司每年花时间做业务连续性演练,报告写得厚厚一叠,结果内审外审一轮下来,直接被打回重做?更有甚者,审核员一句“缺乏依据”,整套材料作废。这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冤:“我们明明该做的都做了啊!”可现实是——做得对,不如“证得对”

没有ISO 22301认证,你的演练真的“合规”吗?

很多企业以为,只要组织了应急演练、填了表格、拍了照片,就算完成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规定动作”。但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是整套流程是否符合国际标准框架。ISO 22301作为全球公认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标准,不只是一个“认证标签”,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逻辑链条:从风险识别、业务影响分析,到预案制定、演练执行、再到持续改进。

没有这个体系支撑,你的演练就像“无源之水”——看似热闹,实则缺乏系统性和可追溯性。审核时一旦被问到“为什么选这个场景?”“恢复时间目标是怎么定的?”,很容易答不上来,报告自然就被认定为“形式主义”。

演练报告失效,往往败在细节规范

我们服务过的不少客户都踩过同一个坑:演练记录不完整、角色职责模糊、评估结论主观化。比如,演练过程中某个关键岗位没到位,报告里却写“全员参与”;又或者恢复时间超了半小时,但总结里轻描淡写一句“基本达标”。

这些细节,在没有标准约束的情况下容易被忽略,但在审核眼里就是“硬伤”。而ISO 22301恰恰对这些环节有明确要求:必须记录实际响应时间、必须评估差距、必须输出改进项并闭环跟踪。不是你没做,而是你没“按规矩”留下证据

九蚂蚁提醒:别让努力白费在“最后一公里”

在九蚂蚁,我们见过太多企业辛辛苦苦搞演练,最后因为一份不规范的报告被否决。其实,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补材料”,而是从源头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通过导入ISO 22301,不仅能让演练更有章法,更能把每一次测试变成提升韧性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当你的流程有了国际标准背书,面对客户审计、行业监管甚至保险评估时,底气会完全不同。这不仅是合规问题,更是企业信任资产的积累。

如果你正面临演练成效难体现、审核频繁被卡的困境,不妨重新审视:你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不是少了那一块最关键的拼图?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