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申请互联网新闻许可证,内容发布有何特殊规范?

互联网新闻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9-17

电商做内容,为何也要“持证上岗”?

最近不少电商老板都在问:我们平台发个促销新闻、做个用户故事,怎么现在还要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听起来像是媒体机构才要操心的事,怎么电商也得“持证上岗”了?

其实这背后,是监管对“内容发布权”的一次重新界定。简单说,只要你通过网站、APP或社交媒体,主动发布具有公共传播属性的信息,尤其是涉及社会事件、行业动态、消费导向的内容,哪怕你是卖衣服、卖零食的电商平台,也可能被划入“新闻信息”范畴。

发个活动预告也算“新闻”?

很多人觉得,我们只是发个618大促海报、写篇用户好评故事,能有多大影响?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当你的平台拥有百万级用户,一条推送可能瞬间触达数十万人,这种传播力已经具备了“准媒体”属性。
比如你发布一篇《某地农产品滞销,我们助农卖出10万斤》,表面是公益活动,实则带有事实陈述、价值引导,这就踩进了“互联网新闻信息”的监管范围。一旦未经许可擅自发布,轻则下架整改,重则面临行政处罚。

许可证不是“拦路虎”,而是“通行证”

别一听要办证就头大。拿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反而能让你的内容更有公信力。合规发布的内容更容易获得搜索引擎推荐、社交平台加权,甚至在危机公关时,也能证明你是“正规军”,不是随便造谣传谣的野路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电商内容都需持证。日常的商品描述、订单通知、客服对话这些“功能性信息”不在监管范围内。关键看是否具备公共性、持续性、编辑性三大特征。如果你的团队专门设了内容运营岗,定期产出行业观察、消费趋势、热点评论类文章,那就要警惕了。

九蚂蚁建议:早合规,早安心

我们服务过不少电商客户,从直播平台到社区团购,很多起初都没意识到内容发布的风险。等到被约谈才慌了神。其实提前规划,把内容策略和合规路径一起设计,反而能走得更稳更远。

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梳理:你平台上哪些栏目可能涉及新闻属性?是否需要调整发布权限?团队有没有必要引入法务支持?这些问题,现在问比到时候补救更划算。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