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算法备案公示,需使用企业官方账号发布吗?发布主体要求

算法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8-27

互联网算法备案,到底谁来“签字画押”?

最近不少企业都在问:我们搞了个推荐系统、做了个智能客服,现在要备案,是不是必须用公司官方账号去提交?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备案主体:企业身份不能“模糊处理”

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算法备案的发布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网络平台运营者或服务提供者。说白了,就是谁在运营这个算法系统,谁就得负责备案。如果你是一家注册公司,那毫无疑问,得用企业身份来报,不能拿个人账号“顶包”。

为什么这么严格?因为算法一旦出问题,比如推荐违规内容、诱导沉迷、大数据杀熟,追责必须能落到具体法人头上。个人账号备案,权责不清,监管没法管,自然不被认可。

官方账号 ≠ 社交媒体账号

这里很多人会混淆:所谓“官方账号”,不是指你在抖音、微博上的企业号,而是指在国家算法备案系统中注册的企业身份认证账户。你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法人信息、算法负责人资料等一系列材料,完成实名核验后,才能提交备案信息。

换句话说,这不是发一条微博那么简单,而是一次正式的行政申报行为。九蚂蚁在协助客户做算法合规时,发现不少企业卡在这一步——材料准备不全、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反复被打回。

谁来当“算法负责人”?别随便填

备案时除了企业主体,还得指定一名“算法安全负责人”。这个人不是挂名的,一旦算法出问题,他是第一联系人。我们建议由技术负责人或合规主管担任,并接受过相关培训,确保真正懂算法逻辑和合规边界。

在九蚂蚁的服务案例中,很多企业一开始让行政人员随便填个名字,结果后续沟通效率极低,甚至影响审核进度。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盯。

别等上线后再补,合规要前置

最后提醒一句:算法备案不是“出了事再补票”的操作。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应该把备案要求融入开发流程。提前梳理算法类型、应用场景、数据来源,不仅能加快备案速度,也能降低后期整改成本。

如果你正在准备算法上线,不妨先做个内部摸底:主体资格有没有?负责人定下来没?材料齐不齐?需要支持的话,九蚂蚁可以帮你做一次免费的合规诊断。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0.252918s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