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办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企业官网发布药品信息会被关停吗?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04

官网发药品信息,真会被“一关了之”?

现在不少医药类企业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都会在自家官网上介绍产品、展示适应症,甚至附上使用说明。看起来挺正常对吧?但问题来了——如果你没办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这些操作可能已经踩了红线。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相关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药品信息,都必须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这可不是“建议办理”,而是强制性要求。没有这个证,哪怕只是简单写一句“本品用于治疗高血压”,都可能被认定为非法发布药品信息。

不是危言耸听,监管早已动真格

这几年,各地药监部门陆续通报了一批违规案例。有的企业官网因未持证发布处方药信息被责令整改;有的甚至直接被约谈、关停网站。更狠的是,有些平台不仅被下架内容,还面临行政处罚。别以为“我只是介绍一下产品”就能免责——执法看的是行为结果,不是你的初衷。

尤其是当你的官网具备互动功能(比如在线咨询、留言问答),或者链接到电商平台销售药品,那风险就更高了。监管部门一旦发现,轻则限期整改,重则直接断网处理。

想合规发布?先搞清楚两类证书区别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资格证其实分两种:经营性非经营性
如果你的网站涉及药品销售、广告推广、会员收费等盈利行为,就得申请“经营性”资质;如果只是做科普宣传、企业展示,不收钱也不卖药,可以申请“非经营性”。

虽然听起来非经营性的门槛低一点,但审批流程一样严格,材料一样要齐全。比如网站域名备案、专业人员配备、管理制度建设……少一项都过不了审。

别等被查才后悔,提前布局才是王道

与其等到被通知关停再慌忙补救,不如一开始就走正规路径。九蚂蚁服务过上百家企业完成资质申报,我们发现,很多客户其实在内容合规上花的时间远比办证多——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描述算违规。

比如“疗效显著”“根治糖尿病”这类绝对化用语,哪怕出现在新闻稿里,也会成为执法依据。而我们能帮你做的,不只是拿证,更是从源头梳理内容体系,让官网既安全又能有效传播。

合规不是负担,而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护城河。早一步准备,就少一分风险。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