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超范围经营,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08-13

超范围经营电信业务?这些红线碰不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涉足增值电信业务。但你有没有发现,不少公司在实际运营中,一不小心就“踩了雷”——超范围经营。这可不是小事,一旦被监管部门盯上,轻则警告整改,重则面临高额罚款,甚至被吊销资质。

什么是“超范围经营”?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拿到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上明确列出了可经营的业务类型,比如“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或“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但实际开展的业务却超出了这个范围。举个例子:你只拿到了ICP证(互联网信息服务),却偷偷做起了网络交易平台,这就属于典型的超范围经营。

最新处罚标准有多严?

根据工信部及各地通信管理局近年发布的执法案例,对超范围经营的处罚正在逐步加码。2023年起,多地已明确将“未按许可范围开展业务”纳入重点整治范畴。一旦查实,除了责令限期改正外,还将面临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若无违法所得或所得不足10万元,则处以10万至100万元不等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直接撤销许可证,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更关键的是,这类处罚信息会被记入企业信用记录,影响后续融资、招投标,甚至关联到法人其他公司的资质申请。

为什么企业容易“踩坑”?

很多企业起初业务单一,拿到许可证后发展迅速,业务形态不断延伸,却忽略了资质的同步更新。比如从内容发布扩展到用户互动、在线交易,功能一多,性质就变了。还有一些企业抱着“先上车后补票”的侥幸心理,结果被用户举报或同行投诉,一查一个准。

合规不是成本,而是护城河

在九蚂蚁我们服务过上百家企业,发现真正走得远的公司,都不是靠“擦边球”起家的。提前规划业务边界,及时办理增项或新证,看似多花点时间和费用,实则是为企业铺一条更稳的路。我们建议:每半年做一次业务合规复盘,对照许可证内容自查自纠,必要时寻求专业机构协助梳理资质路径。

别让一张许可证,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