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认证文件审核,哪些内容最容易被判定为不符合项?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0-19

ISO9001认证审核中,这些文件最容易“踩雷”

ISO9001认证是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的“金字招牌”,但很多企业在准备文件时信心满满,结果审核一来却频频被开出不符合项。作为九蚂蚁长期服务企业认证辅导的专业团队,我们发现——问题往往不出在体系搭建本身,而是出在文件细节的“合规性”和“一致性”上。今天就带你扒一扒,哪些文件最容易被判定为不符合项。

文件与实际操作“两张皮”

这是最常见也最致命的问题。比如你写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里明确要求“每季度开展一次内审”,但翻记录却发现去年只做了一次,而且时间还对不上。审核老师一看:程序有,执行无,直接开不符合项

更隐蔽的是流程描述与现场操作不一致。比如文件写“所有原材料入库需经质检员检验并签字确认”,但现场走访发现仓管员自己就能放行。这种“写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哪怕其他地方做得再好,也会被重点扣分。

记录缺失或逻辑混乱

ISO9001强调“可追溯性”,所以记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完整、真实、可闭环。我们见过太多企业临时补记录,结果出现“先有报告后有任务单”“培训签到表日期比培训计划晚三个月”这类低级错误。

特别提醒:管理评审记录、内审报告、纠正措施跟踪表这三类文件几乎必查。如果你的管理评审只是走形式,PPT都没留档,那基本等于主动送“不符合项”。

文件版本控制形同虚设

很多企业用微信群传文件,谁改了谁发,最后导致各部门用的版本五花八门。审核时发现销售部用的是2023版《合同评审流程》,而质量部还在用2021版,这种情况直接违反ISO9001 7.5条款关于“文件化信息控制”的要求。

建议:哪怕是小企业,也要建立简单的文件发布和回收机制。哪怕只是一个共享文档加个版本号,也比混乱强百倍。


在九蚂蚁,我们帮上百家企业顺利通过ISO9001认证,核心经验就是:文件不在多,在准;记录不在美,在真。别等到审核前一周才突击整改,质量管理是细水长流的事。提前梳理、定期自查,才能让认证真正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而不是应付检查的负担。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