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和等保测评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14

等保备案和测评,到底先做哪个?

很多企业一听到“等保”,脑袋就大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等保测评?这两个词听起来差不多,到底该先做哪个?顺序搞错了,轻则耽误时间,重则影响系统上线,甚至被监管部门通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俩的关系。

备案不是走形式,而是“报户口”

很多人以为,等保备案就是去公安系统填个表、交个资料,走个过场。其实不然。备案是整个等保流程的法定起点。根据《网络安全法》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必须完成定级备案。换句话说,你得先给你的系统“上户口”,才能合法运营。

备案过程中,你需要明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一般是二级或三级),提交定级报告、备案表等材料,并由属地公安机关审核通过。这个环节不涉及技术检测,但它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前提。

测评是“体检”,得等“户口”落定了再做

等保测评,说白了就是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你的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体检”。他们会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检查你是否达到了对应等级的安全防护要求。

重点来了:测评必须在备案之后进行。因为测评报告里要体现系统的备案编号,而且测评的依据正是你备案时确定的安全等级。如果你连等级都没定,测评机构也没法开展工作。

所以正确顺序是:
系统定级 → 备案 → 整改加固 → 等保测评 → 出具测评报告 → 持续运维

九蚂蚁提醒:别把顺序搞反,否则事倍功半

我们服务过不少客户,有的一上来就问:“能不能先测再备?”答案是不行。没有备案编号,测评报告无法出具;没有测评报告,又没法完成备案闭环——这就成了死循环。

更关键的是,很多企业在备案后才发现系统不符合要求,临时整改,手忙脚乱。其实,从项目初期就引入专业支持,提前规划安全架构,才是省时省力的做法。

在九蚂蚁,我们帮客户梳理业务系统、合理定级、准备备案材料,同时预判测评风险点,提前部署防护措施。这样一来,备案顺利通过,测评一次过关,系统也能安心上线。

等保不是应付检查,而是企业安全能力的真实体现。把顺序搞清楚,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才能真正筑牢数字防线。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