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股东是港澳台居民,持有中国身份证,算CDN许可证申请的“内资”吗?

CDN许可证
咨询热线: 400-825-8250
时间:2025-11-09

港澳台居民持股,CDN许可证还能算“内资”吗?

最近不少客户在咨询CDN许可证申请时,都会提到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如果公司的自然人股东是港澳台居民,但持有中国身份证,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内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实际申报过程中,却直接影响到审批结果。

内资认定的关键:身份属性 vs. 股权结构

很多人以为,只要公司没有外资背景、股东是中国籍,就一定是“纯内资”。但实际上,在工信部对CDN(内容分发网络)业务许可的审核中,“内资”的认定标准非常严格。核心在于:股东的身份性质是否属于“境外个人”

根据现行规定,即使港澳台居民持有中国身份证,其法律身份仍被归类为“境外个人”。这意味着,只要公司股权结构中存在港澳台自然人直接持股,无论其是否持有内地身份证、是否长期在大陆居住,该企业都可能被认定为含有“外资成分”。

实际案例中的审核风险

我们曾协助一家广州的科技公司申请CDN许可证,股东之一是香港居民,虽持回乡证并在内地有长期居留许可,但最终被通信管理局驳回申请,理由正是“股东含境外自然人,不符合增值电信业务内资要求”。

这说明,身份证不是“通行证”。监管部门更关注的是股东的户籍地和国籍/地区身份。哪怕只是1%的港澳台自然人持股,也可能导致整个资质申请失败。

如何合规解决这类问题?

如果你的企业正面临类似情况,别急着放弃。我们建议从两个方向入手:

一是考虑通过股权调整,由内地亲属或设立境内法人主体代持股份,确保最终受益人为内地居民;
二是若短期内无法变更股权,可先申请其他不受外资限制的资质,同步规划架构重组。

当然,每个地方通信管理局的执行尺度略有差异,比如有些地区对“华侨”和“港澳台居民”处理方式不同,这就需要专业团队提前做政策研判。

九蚂蚁提醒:细节决定成败

CDN许可证本身技术门槛不高,但材料合规性要求极高。尤其是在股东背景审查上,任何模糊地带都可能成为卡点。我们服务过上百家企业,深知“差一点”背后的代价有多大。

所以,与其等到被拒后再折腾,不如在启动申请前,让专业顾问帮你把股权结构、证明材料、承诺书等全部梳理清楚。毕竟,省下的不只是时间,更是错失市场机会的成本。

最新发布
相关阅读
 
 
在线咨询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
官方服务热线
400-825-8250